•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毒品对未成年人的侵害
  • 作者 : 团省委城市青年工作部 符 雨
    来源 : 辽宁共青团网     日期 : 2011-03-11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总书记在037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当今社会制约发展的因素却有很多,毒品对社会,对家庭,对人的危害最为显著,多少明星的陨落,多少家庭的破裂,多少贪婪与杀戮都源于此,刚才前面两位同志从正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的推动作用。下面,我想结合青年工作谈一些反面的不稳定因素,揭开毒品这个神秘而不遥远的面纱。

     

        目前,全球有 2.2 亿人吸毒。毒品的制造、贩卖和滥用问题日益活跃,国际毒品恐怖势力、有组织暴力犯罪相互交织,已经成为了威胁地区安全的突出问题。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统计,目前全球共有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毒品的消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毒品的犯罪,每年毒品的交易额达到8000 亿美元以上(主要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由于连续五年实行了禁毒专项活动,总体呈下降态势。据全国吸毒人员信息数据库显示,截至20096月底,我国现有登记在册吸毒人员121.8万人,其中男性占85.1%,女性占14.9%。吸毒人员平均年龄在26.430.0岁之间。值得我们注意的有两个现象:一是女性和文化程度高的吸毒人员占总体吸毒者比率再逐年增加。二是青年是吸毒群体的主体。

     

        一、毒品的基本情况

     

        (一)什么是毒品及毒品分类有哪些

     

        有依赖特性的药品或其他物质被人们滥用即成为毒品。国际禁毒公约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两大类进行管制,麻醉药品分为阿片类、可卡因与大麻三类;精神药物分为镇定催眠药与抗焦虑药、中枢兴奋剂和致幻剂三类。禁毒公约还将由于毒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化学物质也列入公约管制,这些物质包括毒品的前体例如麻黄碱(用于制造甲基苯丙胺即“冰毒”)以及毒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化学试剂例如硫酸等。当前在全球范围滥用最广的毒品为大麻,估计滥用人数约1.4亿(08年北京奥运会勇夺8金、有“飞鱼”之称游泳奇才美国年青选手菲尔普斯,在网上有一张被曝光的照片,他用的工具和状态就是在吸食大麻,大家有兴趣的可以上网看看!),海洛因与可卡因滥用人数分别约920万和1400万,以苯甲胺类为主的中枢兴奋剂是近十年来滥用人数剧增的毒品,人数估计达2870万,甲基苯丙胺(冰毒)和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摇头丸)为主要代表。

     

        (二)吸毒为什么会上瘾

     

        毒品的毒性有各种各样,有的毒害内脏,有的毒害脑功能。目前已知有相当多作用于脑部的药物具有一种称为药物依赖性的毒性,人们中了这类毒时就会处在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表现为中毒者产生欣快感,并对毒品产生强烈渴望,表现控制不住的不断寻求和使用毒品的行为,即吸毒,这种对毒品成瘾状态在医学术语上叫做“精神依赖性”,也叫“心里依赖性”,通常所说的药物成瘾性所指的就是药物的精神依赖性。药物依赖性还表现出另一种状态,它在反复多次使用毒品之后发生,是人体对毒品产生的一种生理的适应性,此时机体将毒品当成必不可缺少的物质,一旦突然中断毒品时,机体就会发生强烈反应,出现“戒断症状”,医学上称这种依赖状态为“身体依赖性”,又称为“生理依赖性”。

     

        (四)戒毒的难度

     

        根据国际上多年积累的经验,戒毒过程必须包括脱毒、康复和回归社会三个环节。脱毒只是戒毒治疗的开始环节,是不可缺少的但不是决定性环节。单独进行脱毒只能解决身体依赖性造成的戒断症状,对毒瘾即精神依赖性的消除所起作用不大。吸毒者戒毒治疗后的复吸率非常高,3次复吸成瘾者在戒毒出院3个月的复吸率高达98.8%,复吸率是当前戒毒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毒品泛滥,尤其是化学合成毒品生产扩张(小作坊制毒及止咳糖浆太诺奇等),使毒情发生了新的变化,大量摇头丸、冰毒涌入城市,高额回报率使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不惜杀头制毒贩毒,再加上形形色色的KTV、迪吧、私人会所等娱乐场所给毒品泛滥提供了滋生温床。家庭的不幸、社会的冷漠、道德的缺失,使一些不明是非的边缘青少年在迷惑与消极中追求麻醉与刺激,最终成为毒品的牺牲品。青少年毒品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及共青团组织的高度重视,就这一问题,我着重从青少年自身和生活环境上分析原因。

     

        (一)生理、心理因素。首先,青少年身体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时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这些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决定了青少年对这种欲望的强烈要求。其次,青少年的生理发育与心理成熟程度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体力、精力相当过剩而认识、判断能力则较弱。这种生理、心理上的矛盾如不能及时疏导,控制和化解,极易走上犯罪道路。再次,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思想单纯,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在受到外界影响的情况下,极易沾染上毒品。

     

        (二)思想根源。封建残余意识和西方社会的一些腐朽没落思想意识的侵蚀和毒害,是青少年毒品犯罪产生的思想根源。一是“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思想和享乐腐化思想,深刻地刺激了一些青少年的物质占有欲,导致一部分人为牟取暴利而不惜以身试法;二是一部分青少年缺乏理想和追求,精神空虚,只好靠毒品等东西来刺激、麻醉自己,由吸毒违法致使一部分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三是封建行帮思想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崇尚暴力,讲究所谓的江湖义气,在这种不健康心理支配下,其中一些人拉帮结伙,相互影响,其中的某个人吸毒就可形成吸毒、贩毒违法犯罪团伙,危害社会。

     

        (三)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的启蒙教育场所和健康成长的基地。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反之,则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从小走向社会,因为家庭缺少温暖、关心、爱护、管教,很容易就被社会上的不法之徒利用而走向犯罪道路。甚至有的家庭,父母本身就沾染毒品,父母的一言一行、言传身教,极易诱导孩子走上涉毒道路。

     

        (四)学校教育因素。一些学校在贯彻教育方针、教育方法和管理工作上出现偏差,教育不够,也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违法犯罪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学校智育和德育教育失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力方面的培养教育,轻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注重对学生灌输文化知识,而忽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导致一部分学生思想境界不高,法制观念淡薄,对付各种腐朽有害东西侵蚀的“免疫”能力差,经不起诱惑,缺乏自我约束,很容易滑向犯罪的泥潭。一些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感到棘手,没有找到很好的教育管理方法,也就是常说的家长都管不了,我们怎么管。这也是导致他们犯罪的一个因素。

     

        (五)社会因素。前苏联犯罪心理学专家曾指出:“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基本原因和起源,在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某些缺点和恶习”。这就是说,现实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根源。一是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现实社会存在的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盛行等不良风气,严重地危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对青少年起到了侵蚀毒害的作用,一些“免疫力”较差的青少年极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二是社会对青少年关心,保护的力度不够。一些部门没有很好地担负起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如对音像制品,书报书刊的出版、发行和文化市场的管理,不够严格,对制黄贩黄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取缔不够有力。一些歌舞娱乐场所为了谋利,有意播放刺激性强的影像制品,甚至有的还为出售毒品创造条件,一些影视、杂志等新闻媒介对吸毒后的欣愉感过分渲染,在客观上起到了负面宣传作用。

     

        三、预防青少年吸毒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教育,切实预防青少年毒品犯罪。禁毒工作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对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施教于未然,使他们远离毒品,切实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协同作战,实行综合治理。预防青少年毒品犯罪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也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同心协力,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三)对教唆青少年吸食毒品、出售毒品、提供场所的犯罪分子有关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斩断他们伸向青少年的黑手,更好的保护青少年。

     

        (四)洁身自好,青少年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青少年有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单纯、幼稚、自控能力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预防青少年毒品犯罪还要从自身做起。因此,青少年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克服好奇心心理,毒品不能试,一试毁终生。其次,自觉接受防毒,抗毒教育,中国是受毒品危害最长的国家之一,有着沉痛的历史教训,青少年要自觉接受教育,这样才能健康成长;再次,坚持抵制不良诱惑,防止染上毒品。如金钱的诱惑,享乐的诱惑,物欲的诱惑。

     

        总之,预防青少年犯罪,特别是毒品犯罪,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的综合工程,单靠某个单位、某个部门的努力,是难以达到预防效果的。因此,必须唤起全社会的禁毒意识,实现综合治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好青少年毒品犯罪预防与教育。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稳定,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