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扎染,这门穿越千年的蓝白艺术,是时间与匠心的结晶,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纽带。2006年,扎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这一古老手艺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与保护。
为深入探索非遗扎染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财经商贸学院“染韵传承”实践团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体验、技艺传承、社区服务等多元形式,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动能。
7月20日,团队成员开展活动的筹备工作。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集结,召开行前会议,明确了传承扎染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传统技艺的实践目标,完成了职责分配并强调了安全事宜。随后,团队与扎染传承人深入沟通,确定了课程安排、基地参观时间以及扎染制作流程,并备齐了染料、白布、道具等实践所需物资。
7月23日,团队成员参与了传承人开设的扎染技艺课程。系统学习了扎染的历史渊源、基础技法(包括绞缬、蜡缬、夹缬等)、色彩搭配原则及图案含义。课程中,大家认真记录笔记,拍摄教学视频,仔细整理了传承人口述的传承故事与技艺心得。
7月24日,团队前往扎染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全面了解了从面料预处理、扎结、染色、固色到晾晒的整个工艺流程。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员们分工协作,集体参与扎染作品的制作,分别完成设计稿绘制、布料扎结、染色操作等环节。过程中,大家详细记录了遇到的技术难点、对应的解决方案以及结合现代图案元素等创新尝试,并拍摄了作品创作过程。
7月29日,实践团亮相辽宁师范大学美术馆非遗会展,并接受了大连电视台的采访。活动现场,成员们讲解了扎染技艺的渊源与技巧,分享了学习心得,借助展览与媒体传播,让扎染这一非遗项目焕发新彩。展会和采访结束后,团队并未停下传承的脚步。看着展厅里渐渐收起的作品,成员们觉得传承之路任重道远。
8月5日,团队成员带着亲手制作的扎染工艺品进入社区宣传展示,面对居民对蓝白纹样的好奇询问,成员们热情地讲述扎染的故事。闲暇时,大家仍会凑到传承人跟前,学习更细致的捆扎手法,观察他调染料时拿捏分寸的技巧,深刻体会到这门手艺需要天天摸索、慢慢打磨,才能真正接过来、传下去。
与此同时,团队还开展了特色支教活动,带领孩子们学习扎染技艺,让传统工艺浸润童心。活动中师生共同创作、合影留念,让扎染之美跨越年龄,在传承与联动中绽放新彩。
展望未来,实践团将以更坚定的步伐延续扎染传承。他们计划深耕捆扎巧思,细究染色机理,让靛蓝纹样里的传统智慧在青春实践中焕发新彩。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会把对技艺的热爱化作传承的薪火,让扎染这一古老文化符号在科技与匠心的交融中,照亮非遗传承的漫漫长路,让传统技艺的脉搏永远强劲跳动。
文章来源:殷希媛(24级电子商务二班)
图片来源:卜祥熙(24级市场营销二班)